暮色将至,光线已经不够将花拍得清晰、明艳。浓郁的五色梅,深绿的叶片,这样的调性有种别样的情绪。色彩、形状、大小、位置——如果用图像语言看过去,花非花,只是一团团色块的搭配、组合,你能看出大自然的韵律吗?这时候的色彩,不再仅仅作为一种造型工具,同时超越了黑白摄影的影调结构,成为画面的灵*,——这就是美国摄影大师威廉·艾格斯顿之所以被称为彩色摄影的先驱、60年过去仍旧无法被“模仿”的秘诀所在。“当现代绘画越来越走向抽象、走向内心,摄影则不是要走向抽像还是具象,而是压根不考虑这些,因为摄影要面对的不是自我,而是这个世界。摄影从这个世界中截取片段,如何看待世界是摄影最终要解决的问题。现实依附于表面的色彩之上,依附于所有事物之上,镜头之下所有的东西都是生活,都值得拍摄。无论多么普通而渺小的事物,在有些人眼里根本不存在,却依旧会有人长久地凝视,并用相机记录下来。”这些路边的暮色中的花,沉默、孤独,又充满期待、渴望,生命如花,总是经历着初生,成长,绽放和颓败——这充满矛盾的世界啊。在这个比冬天还冷的春天,死去的人是多么渴望活着,而活着的人依旧浑浑然做着非人。仅以此组照片,致逝去的生命。
(谢谢喜欢。原创不易,如有需要,请联系本号)
南乔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