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龙的山脉,弯弯的跨过青龙洞,从洞中走出来,那里是一片山花烂漫。据传说,在乾隆年间,天子六下江南时,信马由缰,闯入一个白云缭绕的山谷,疑为天堂:只见那满目青翠,碧竹连天,鸟语花香。不由得下马惊叹,情之所至,让随侍研墨备笔,挥笔书下“大清谷”三字。从此,天堂中的世外桃源,就此有了名字,此山中的几户人家如今已成为了一个小小的村落。
在这个小乡村最深处的龙脊山下,有一处墨野居,此为喜山爱墨之人居住之所。在茶山下,古色古香、鲜花环绕的居所,真可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再现。
曾经的时光······
鲁冰花,绣球,玛格丽特。
鱼池中杨梅树的倒影.
贴梗海棠开爆时的惊艳!
百万小玲与六倍利相得益彰。
绣球是初夏的主角。
门前的凉台~
五色梅开得正旺~
秋色,依然是朦胧的。远山,看上去好远好远······,墨野居被秋色笼罩着,越加显得宁静。花儿们不在喧闹,小草也会睡着了,唯有不耐寂寞的彩色蝴蝶,仍在翩翩起舞。
我最心仪的飘香藤,虽然花不香。
硕果累累的橘树,去年就结了吃不完的果实。
分享一些过去的花儿——老照片,现在的园子花儿开的不多,过些日子会好些。
今天正好有点空闲,就跟朋友们聊聊。十几年前,我是大清谷的常客,长假就会带着家人小住,晚上散步的时候,村里人就指指点点:上海人,上海人······,我知道这里是上海人常常来度假的地方。一次,从上海赶来度假,到得很晚很晚,走进这条入谷的小路,突然,我就有一个奇特的感受:好像是走在时间的隧道中,前方不知何处,黑茫茫的夜空,给到人一种极其神秘的感觉。路,越走越深,人越来越空灵······。于是,不可救药的,我迷上了这种感受。有一年,我带着朋友过来探寻,有没有租房的农家,朋友的父母亲说是要来暂住。房子没有寻到合适的,我很不甘心,就向村子的深处走去,来到山脚下,打听一个看起来像是城里人模样的人,他说,山下有一家可以租房,还可以永久居住的人家。我动了心,一路曲折走上去,房主热情地接待了我,把我带到了现在的墨野居,从他家的角门进来,站在门口,我惊呆了: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地儿啊!她在我心目中似乎已经存活了几千年······
墨野居原始小楼
院落——后来向山上(左侧)扩建了一倍
于是,这座古色古香的“城堡”就归到了我的名下。看着天井一样的城墙,确实是私密感很好,可是,怎么才能要到鲜花簇拥,田园野趣的风格呢?着实是让我费了番脑筋。院子小且不说,种着许多的树木,对于小楼来说,院子是卧在井底的感觉,真的是“庭院深深”了。首先,小楼的门前,我搭建了一个凉台,有一个顶棚的凉台,刮风下雨都可以坐看风云起,喝茶赏花不耽误。为了找到那种鲜花丛中的感觉,凉台的四周摆满了四季鲜花。接下来,在通往厨房间的小路上建了个葡萄架,室外二楼的楼梯旁,用花架建立了一道高高的花篱,把生硬的院墙变成了温馨美丽的花墙。桂花树下用防腐木地板建了一个平台,古色古香的户外仿古桌椅、秋千点缀平台上。这样就有了两个休闲区,和一边倒的鲜花美景,秋千在院子一隅,安装了庭院壁灯,可以安然幽静的读书了。这就是早期的墨野居。为了称景,发上几张已经发过的照片为代表吧。
小编:这墨野居的主人就在杭州,这个美丽的地方也就在杭州,龙井山下,想必杭州人是不会陌生的。你若在杭州,也许你知道这里,或许你也会告诉朋友是吧?你若是没有去过,定是和我一样,是否也有马上想去拜访的冲动?
点开“阅读原文”查看完整的帖子,可与作者交流哦,这个帖子目前非常热!
小编花了不下两个小时来编辑本文,转发与点赞也是你该做的吧?^_^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