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里面有个已经发紫了
告别了老板娘,继续转悠。墙角里长着无花果,无花果旁边是一株桑树,可能是昆明的气候好,无论什么树什么草,都长得疯疯颠颠的。三弟说开始卸货了,我们可以出去玩了。赶紧回来,换鞋换衣服,泡一杯普洱,加几粒冰糖。这儿天不热,但是我怕这几天休息不好,犯了我的低血糖。我忙活的时候,三弟去问卸货的工人,回来一脸的坏笑:你还是睡觉吧!今天去不成了,他们九点上班,十一点半就下班了。这儿的工人是绝对不加班的,很多书店、咖啡店,中午根本不营业。这就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昆明慢生活”吧?货卸不完,三弟就不能离开,只可惜了我的冰糖普洱!从昨天就打算好,今天要去看看西南联大旧址,沾沾文气。然后去文林街,看橡皮书店。睡觉,醒来坐副驾上写文章,外面,操着当地口音的工人们有的穿着*大衣,有的穿着蓝色工作服,正在慢慢地装卸、包装货物!“你看看,你吃的烤鸡翅,炸鸡腿,都是从这儿出去的!”看到了,来装货的车走了一批又一批。才十一点二十,工人已经下班了,三弟去箱柜门。去吃午饭。本来想吃酸汤荞麦饭,店家说早晨才有。去吃重庆特色面,我要的干拌面,三弟要的炸酱面。小菜有腌萝卜条,泡菜和薄荷叶。这次的泡菜是大头白菜,也是粉红色,酸甜脆爽!这干拌面很好吃,可惜缺一碗面汤……正这样想着,店家端来一碗汤,里面飘着细碎的葱花……我们还没吃完,来了三个四川口音的男子。这时候有骑自行车敲铃铛卖东西的人经过,车后带一个大的四方塑料盒,像卖豆腐的。“刚才敲铃铛的是卖什么的?”“叮叮糖!熬的麦芽糖加上花生碎凝固的,小时候可以用牙膏皮换!你们那儿没有吗?”“有,我们拿牙膏皮换糖豆,五彩缤纷的小豆豆……”“他敲的不是铃铛,是铁片!敲起来叮叮响。”“我以为是糖敲起来叮叮响。”我又想买点叮叮糖了,可惜人家已经走远了……接着又传来叫卖声,听了好久,才听清是在叫卖冰棒!昆明的街头,居然还有人叫卖冰棒!我觉得,旅游也没必要非去那些著名景点,能看看这些市井民俗,比什么都好。一旦有了这样的心情,随时随地都是收获。午睡醒来,想起昨晚在待补看到的亚洲第一土坝:一边是路,路的右边是山,左边是一条河,河的那边还是山。因为正是枯水期,河底长着细细长长的水草,偶尔有一汪汪的水,明明亮亮,远远看着,如珠,如月、如星……山上,绿树的间隙露出红色山岩,有一条窄窄的小路,像弯弯曲曲的一条白练,一直伸向水边……天边,晚霞似锦。高架桥的柱子,有十几丈高,那些起起伏伏的山峦,一座连着一座,高速路多邻水而建,时而上坡时而下下坡,时而隧道,把这些山里人家和外界联通起来,大家才得以互通有无。山里的土地很珍贵,星星点点都被合理利用着:种三五棵玉米或者四五棵大豆,成片的种水稻。那水稻田形状多样,碧绿耀眼,像用尽心思描绘的一张图画。窗外,工人依然在装货、卸货、售货,到处是人声和铁车子的撞击声。坐副驾,读德富芦花的《梅》:古寺,梅树三两株。有月,景色愈佳。某年二月,由小田原游汤本,谒早云寺。此时,夕阳落于函岭,一鸦掠空,群山苍苍,暮色溟溟。寺内无人。唯有梅花两三株,状如飞雪,立于*昏之中。徘徊良久,仰望天空,古钟楼上,夕月一弯,淡若清梦。忽然想起去曲靖的路上,开在路边的淡蓝色小花,细细碎碎,一直想不起如何形容。天刚刚还晴得好好的,突然就下起了雨,昆明的雨,不声不响地就来了!大筐里蒸的是米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