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树之下,袅袅娉娉,缱缱绻绻,总给人小鸟依人的感觉,妙不可言。有的则栽在水滨,且为老树虬枝的那种。一枝枝弓腰探身,虽然不是花满枝头,开得沉稳,开得自若,绝无顾影自怜的况味,反倒有对镜贴花*的联想。既然是拦水堤,当然会留有能夠让水流得出的地方。在这道未名堤上,东西两端各有一座木制短桥,园艺师们在这短桥前后做足文章。西边的两头多是紫色碧桃,东边的上下,则各色皆有,其中以白色居多。如此,拱卫着短桥的碧桃,白如云,红似霞,轻若云,柔比纱,亲亲热热地联络着,成了花团锦簇的圣境。有花开自有花落,一瓣瓣纷纷扬扬地落进水中,随浪沉浮,随波逐流,潺潺有声地从桥下穿过。更有锦鲤追花戏水,聚聚散散,不由地让心绪也随之流向远方。堤旺花,花旺人,红男绿女,老翁老妪,四面八方,纷至沓来。老妪来游,大多是三五成群。好像是早有准备,拖着拉杆箱,背着双肩包,一到堤上,立刻进入角色。有的看花搔首,有的拈枝含笑,有的向湖展臂,有的扬巾迎风。衣服换了一件又一件,照片拍了一张又一张,似要找回青春,似要留住当今,一个个精气神俱佳。老翁有老翁的情趣。坐在长凳上聊天的有之,隐在花丛中弄琴的亦有之,更有几位老者,或依树,或坐石,或站立,或走动,一个接一个吟哦起诗词来。抑扬顿挫,摇头晃脑,一时间物我两忘,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何许人也。千万不可小觑这道未名之堤,而今她已经成了不少合肥人梦牵*绕的地方。春天的红梅碧桃,夏日的绿荫荷风,秋季的芦花枫叶,无论是哪个季节走在这道堤上,心情就会有莫明的寥廓,步履就会有莫明的轻松,就连言谈举止,也都会莫明地优雅了许多。蜀峰湾这道未名堤,早已在合肥人的心目中,有了一道抹不去的靓影。未名堤已经有名!
作者简介
陈频,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合肥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徽省民俗学会、乡土文化研究会理事。出版过歌曲集、楹联集、文学作品集多部。创作的音乐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台播出以及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曾多次应邀担任全国楹联大赛评委。散文作品也见于诸多报刊。《皖人春秋》投稿须知一个寂静、纯粹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