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解析
前段时间高二年级天一联考,错的概率大的几道试题进行逐一分析。望读者转给高二学生。
2.公元前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D.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这一道高考题错的比较多,都觉得题里边体现的是盟约。刚好选盟约对春秋各诸侯国的政治约束,但是齐鲁两个国家之间有盟约,不等于盟约对春秋各诸侯国都有约束,这是以偏概全的理解。所以不选a选项。再来看c选项,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脱开这道题,单独看这句话,这是正确的。但是题中齐国攻打鲁国这一行为本身就是诸侯对天子分封体系的破坏所以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不是成为结果的原因。而D项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才是齐国和鲁国停止战争的最主要原因。两个诸侯国都认同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下,他们才停止了战争所以D选项是正解。
4.据图1和图2可知()
A选项错。,据所学可知,古代多个文明同时并存,彼此交流有限故古代文明多元是对的,但一体不符合事实。B和D选项中,希腊实行民主政治,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都从两幅图中看不出来。只有c选项,地理环境影响文明形态是正确的。古希腊山地多,农耕地少,再加上地中海式气候,使这一地区小国寡民的城邦林立,在政治上实行直接的民主政治形成独特的海洋文明。中国的黄河流域形成了冲积平原,在生产力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分封将冲积平原以分割的形式让诸侯国各自治理,各诸侯国承认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大河文明。所以这道题正确的选项是c,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的形态。
11.下图是《民权画报》于年8月13日刊登的一幅讽刺漫画,画中有一只猿猴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绕圈子跑动。该漫画
A.继承传统文人画基本风格 B.反映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决心
C.反映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 D.讽刺袁世凯政府的保守落后
此漫画猿猴代表袁世凯取袁的谐音,五色旗代表五族共和,袁世凯手持五色旗,意味着袁世凯拥护共和体制,但后但右边的虚线又表明袁世凯将走向专制,这是表明袁世凯表面儿拥护共和,实际上他要实行专制统治。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有专制体制转向共和体制后,传统的政治文化影响根深蒂固,在中国实现共和体制特别艰难因此这个题的选项是c项D项讽刺袁世凯政府的保守落后仅仅是漫画的表象。把这幅漫画的本质意图看清楚,因此D项要排除。
16.下图是发表于年《人民日报》上的一篇名为《产销直接见面供需双方满意》的文章。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传统经济模式受到冲击
C.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D.国家重视调整产业结构
这道试题选择较多的学生是B项和D项。关键是学生对产业结构这个词理解不到位。一般是工业,农业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称之为产业结构。而题中讲的是产销直接见面跟产业结构大相径庭。完全可以排除D。年在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统一的经营,生产方和销售方在全国统一安排一下进行生产和销售。传统经济体制下,生产方和销售方没有直接见面的机会。经过改革后,生产方和销售方可以直接见面,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冲击,因此B项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