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秋已近尾声,迎接冬气之时,屋内焚一柱古
TUhjnbcbe - 2025/2/23 22:36:00
白癜风皮肤病新技术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824/y3cmpjg.html

棐几明窗乐未央,

熏炉茗碗是家常。

初冬时节,明窗净几。古语言:“立冬日,水始冰,地始冻。”冬季的开始,是万物秋收冬藏的节气。想起冬日的白雪皑皑,不由得想发出“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邀请。

据宋代《武林旧事》的记载:“十月孟冬,旦日开炉家宴,立冬日家宴,现乐堂暖炉,满霜亭赏蚤霜……杏花庄挑荠,诗禅堂试香,绘福楼庆暖阁。”

说明宋时已有在立冬聚会试香的雅事,不知可否邀你在立冬之时“能饮一杯无”?

十月朝祭祖送寒衣

寒衣节为农历十月一,又称“祭祖节”、“冥阴节”,此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三大“鬼节”,十月朝标志着严寒将至,人们要授衣、祭祖、开炉。

所谓“授衣”,即人们在十月一将棉衣拿出来添衣增暖,试穿以图吉利。除了为家人增衣,也需在祭祖时,为仙逝的亲人“送寒衣”。

具体记载寒衣节情形的是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为祖先送去寒衣、烧香祭拜之后,需整理火炉和烟筒,尝试生火,以保天寒时可及时取暖。连李白都在此时:“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开炉可不仅仅是开火炉,香炉也会在此日放入香品熏焚绵延。

铜博山熏焚古龙涎

立冬之后,天气寒冷干燥,香品应以温润幽致为宜。天寒地冻取古铜博山炉焚一柱古龙涎香,抚琴奏曲,甚是合意。

龙涎香常用于和合诸香,气味清凉,香气特异。据宋洪刍《香谱》记载以龙涎香命名的共计二十四方,但香方中含有龙涎的只有“亚里木吃兰脾龙涎香”和“古龙涎香”两品香。

古龙涎香在宋代极为受崇,宋《铁围山丛谈》载古龙涎香为:“其形制最大,而外视无甚佳,每以一豆许爇之,辄作异花气芬郁满座,终日略不歇。”

除熏焚外,宋代文人志士还会将古龙涎香做成香佩,于随身携带。可见古龙涎香气馥郁发散,留香持久。

元《玉山璞稿》也记载了文人雅士在雅集中熏焚古龙涎香的光景:“今日始晴,相与同坐雪巢,以铜博山焚古龙涎,酌雪水烹藤茶。出壑雷琴,听清癯生陈惟允弹石泉流水调。”

在如此雅集盛事中围坐听琴,待到博山炉内龙涎灰暖,细烘泛香。

琴毕酒酣,冬日已至。古龙涎香气依旧伴着香炉,与其叹红叶已随风,不如与我一同期待“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这个冬日你熏炉焚香了吗?

立冬犹冷,熙之初提醒您记得为衣添绵~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

请及时联系我们。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秋已近尾声,迎接冬气之时,屋内焚一柱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