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零基础养花攻略,新手入门必备知识,轻松打
TUhjnbcbe - 2024/7/13 21:1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大的医院 http://www.bdfzkyy.com/

新手养花基础知识全攻略

1

养花的益处

养花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提供视觉的美感,让自然的美丽更加突出。它能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乐趣,磨练性情,并有助于健康;同时,养花也能增长科学知识和提升文化艺术修养。通过养花,我们可以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并有助于空气净化,创造更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养花还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中国,很多花卉如金银花、菊花、腊梅、芙蓉、杜鹃、月季和荷花都是传统中草药的一部分。某些芳香花卉在食品和轻工业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桂花可用作食品香料和酿酒,茉莉和白兰等可以用来熏茶,菊花可用于制作高级食品。白兰花、茉莉花、玫瑰花、蜡梅花和水仙花等可用于提取精油。

2

花卉的分类

中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花卉资源丰富多样。为了更好地进行栽培和管理,了解花卉的分类至关重要。花卉分类的依据多种多样,方法也各不相同。按照花卉的形态特点,常见的分类为草本花卉和木本花卉,前者茎干柔软,后者茎干硬木化。

花卉也可根据其生长习性和形态特征分为草本、木本、多肉和水生花卉。草本花卉根据生长周期不同,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球根花卉及草坪植物。木本花卉则根据树干高度和树冠大小分为乔木、灌木和藤本。多肉花卉因其肉质茎叶和内部储水能力而成为一类,水生花卉则多生长在水域环境中。按照观赏部位分类,花卉可分为观花、观叶、观果、观茎和观芽等类型。按用途分类,可分为切花、室内花卉、庭院花卉、药用花卉、香料花卉和食用花卉。还有按花卉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分类,如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亚寒带和高山等类型,这有助于了解花卉的习性和栽培需要。

3

温度与养花的关系

温度对花卉生存至关重要。无论其他环境条件多么适宜,如果温度不合适,花卉难以存活。每种花卉都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包括最适宜的温度、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花卉可以根据其对温度的需求被分类为喜高温、中温和低温类。(1)高温类花卉,例如米兰、一品红、瓜叶菊、大岩桐、倒挂金钟等,冬季最低室温应保持在12℃以上。(2)中温类花卉,如白兰、茉莉、扶桑、天竺葵等,冬季最低不应低于5℃。(3)低温类花卉,如夹竹桃、桂花、金桔、代代、苏铁等,冬季室温不应低于0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干扰花卉的正常生理活动,导致生长停止,严重时可能导致植物死亡。

4

光照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光照是花卉制造营养物质的能源,缺乏光照,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花卉的生长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大多数植物只有在充足的光照下才能茁壮成长。不同的花卉对光照有不同的需求。花谚有云:“阴生茶花,阳生牡丹,半阴半阳生四季兰”。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需求,花卉可分为喜阳、中性和喜阴三类。

(1)喜阳花卉,大部分观花和观果花卉属于此类,如玉兰、月季、石榴、梅花、紫薇、柑橘等。在观叶类花卉中也包括少数喜阳花卉,如苏铁、棕榈、变叶木等。多数水生花卉、仙人掌和多肉植物也属于喜阳。这类花卉需强光,不耐阴,如果光照不足,可能导致枝条徒长,叶色变淡发黄,花朵开得不良,易受病虫害。(2)喜阴花卉,在阴凉环境下生长良好,如文竹、茶花、杜鹃、玉簪、绿萝、万年青、常春藤、大岩桐、龟背竹、秋海棠等。如果长时间暴露于强光下,枝叶可能会枯黄,生长停滞,严重时甚至会死亡。(3)中性花卉,在充足阳光下生长良好,但在夏季光照强烈时稍需遮阴,如桂花、茉莉、白兰、八仙花等。不同的花卉对光照的需求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的需求也可能不同,例如幼苗需要逐渐增加光照,而喜阳的菊花需要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形成花蕾。

5

光照对花芽分化的影响

培养花卉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让其开更多的花朵,而光照是促进花芽形成的最有效的外部因素。在同一株花卉上,充分接收光照的枝条上花芽较多;光照不足的枝条上花芽较少。夏季晴朗的天气下,花卉接收到足够的光照,来年的花朵也会更加丰盛。一般而言,花卉可以在10-35℃的温度下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0-28℃为最适宜的温度。根据花卉对光照时间的需求,花卉可以分为长日照花卉、短日照花卉和中日照花卉三类:(1)长日照花卉,需要每天超过12小时的光照才能形成花芽,如鸢尾、翠菊、凤仙花等。这些花卉通常在春夏季节开花。(2)短日照花卉,需要每天少于12小时的光照才能形成花芽,如一品红和菊花。这些花卉在夏季长日照下只能生长,不能进行花芽分化,只有在秋季光照减少到10-11小时后才开始进行花芽分化。(3)中日照花卉,对日照时间的要求不严格,如马蹄莲、香石竹、百日草、月季、扶桑等。这些花卉对光照时间的长短没有明显反应,只要温度合适,全年都可以开花。

6

水分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是花卉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对花卉的生长发育影响极大。当水分吸收超过消耗时,花卉体内水分过多,植株生长细弱,抗寒力下降,抗逆性减弱。如果长期水分过多,会导致烂根、落叶,甚至死亡。如果水分吸收少于消耗,由于缺水,花卉会出现萎蔫现象,严重缺水会导致花卉枯死。不同的花卉对水的需求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花卉,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水需求也不相同。根据花卉对水分需求的不同,花卉可以分为旱生花卉、水生花卉和中生花卉三类:(1)旱生花卉,如梅花、紫薇、西府海棠、蜀葵、南天竹等,以及多肉植物都较为耐旱。(2)水生花卉,如荷花、睡莲、菖蒲、水竹等。(3)中生花卉,在湿润的土壤中能良好生长的花卉。绝大多数花卉都属于这一类型,如玉兰、白兰、腊梅、桃花、山茶、紫荆等。

7

空气湿度对花卉的影响

花卉所需的水分大部分来自土壤,但空气湿度对花卉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当空气温度过高时,可能导致枝叶徒长,花瓣腐烂、落花,并易引发病虫害。如果开花期湿度过高,可能阻碍开花和结实。空气湿度过低会导致花期缩短,花色变淡。南方的花卉如果在北方长期处于干燥的空气中,可能会生长不良,影响开花和结果。北方冬季气候干燥,如果室内不经常保持一定的湿度,一些喜湿润的花卉可能会出现叶色发黄、叶边干枯等现象。

根据不同花卉对空气湿度的不同需求,可以通过喷洒枝叶或覆盖塑料薄膜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兰花、秋海棠类、龟背竹等喜湿花卉,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不低于80%;茉莉、白兰花、扶桑等中湿花卉,要求空气湿度不低于60%。

8

浇水过多为何致花卉死亡

过度浇水会使水分充满土壤空隙,替代了土中的空气,导致土壤缺氧,根系呼吸受阻,影响植物的生理功能,降低根系的吸水和吸肥能力。同时,由于土壤缺氧,土壤中分解有机物的好气性细菌活动增多,导致土壤酸化。因缺氧,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被过度消耗,积累了过多的酒精等物质,光合作用大幅降低,最终导致花卉因饥饿而死亡。

在养花实践中,常见由于过度浇水导致花卉根部黑化、腐烂,进而“淹死”。因此,在养花时,浇水量需要适度控制。

8

盆花浇水不足的风险?

盆花因为土壤容量有限,蓄水能力较弱,在花卉生长旺盛期需要注意频繁补充水分,以确保花卉正常生长。如果水分供应不足,花卉的叶片及叶柄会出现皱缩下垂现象,植物会显著萎蔫。长期缺水的花卉,老化的植株和下部叶片会逐渐黄化并干枯。许多草本花卉在长期干旱环境中会导致植株矮小,叶片失去光泽,甚至死亡。一些养花者过分担心浇水过多,每次浇水只使表层土壤湿润,而底层土壤依然干燥,这种浇水方式也会影响花卉根系发育,导致不良生长现象。因此,浇水应该做到见干见湿,浇透为宜。

10

如何判断盆花是否缺水?

判断盆花是否缺水是养花中常见的难题,以下是一些养花高手的判断方法:(1)敲击法。使用手指关节轻敲盆壁,如果发出清脆声音,说明盆土已干,需要立即浇水;如果声音沉闷,说明盆土湿润,可以暂不浇水。(2)目测法。观察盆土表面颜色,如果颜色变浅或呈灰白色,说明需要浇水;如果颜色较深或呈褐色,说明土壤湿润,可以暂不浇水。(3)指测法。将手指插入盆土约2厘米深,感觉土壤干燥或粗糙坚硬时,说明需要立即浇水;如果土壤略感湿润、细腻松软,则可以暂不浇水。(4)捏捻法。用手指捏一下盆土,如果土壤呈粉末状,需要立即浇水;如果土壤能封成片状或团粒状,说明土壤湿润,可以暂不浇水。以上方法只能大致判断盆土的湿度。如果需要更准确的测量,可以购买一支土壤湿度计,插入土壤中即可直接读取土壤的湿度状态。

11

浇花应使用何种水质?

浇花的水质可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含有较多的盐分,使用硬水浇花可能会在植物叶面形成褐斑,影响观赏效果,因此推荐使用软水。在软水中,雨水(或雪水)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雨水几乎是中性的,不含矿物质,且含有较多的空气,非常适合用来浇花。如果能在雨天收集雨水用于浇花,可以促进花卉的同化作用,延长栽培年限,提高观赏价值,尤其是那些喜酸性土壤的花卉,更加适合使用雨水。因此,雨季应尽可能多地收集雨水备用。在中国东北地区,使用融化后的雪水浇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注意将冰雪融化后放置到水温接近室温时才能使用。如果没有雨水或雪水可用,河水或池塘水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使用自来水,应将其存放在桶中1-2天,以便水中的氯气挥发后再使用,这样更为安全。浇花时不能使用含有肥皂或洗衣粉的洗衣水,也不能使用含有油污的洗碗水。对于喜欢微碱性的仙人掌类花卉,不宜使用微酸性的剩茶水等。此外,浇花时还应注意水的温度。不论是夏季还是冬季浇花,水温与气温的差异过大(超过5度)可能会伤害花卉根系。因此,浇花用的水最好先放在桶中晾晒一天,等水温接近气温时再使用。

12

如何掌握盆花的浇水量

掌握盆花的浇水量,既要适时也要适量,这是养花成功与否的关键。综合考虑花卉的品种、植株大小、生长阶段、气候条件、土壤类型、花盆大小和放置位置等因素,可以决定浇水的时间、频次和量。通常情况下,喜湿花卉应多浇水,喜干旱花卉宜少浇水;球根类花卉不能过度浇水;草本花卉因含水量高且蒸腾作用大,需要较多水量;叶片大而柔软、光滑无毛的花卉需多浇水,而叶片小且有蜡质层、茸毛、革质的花卉则需少浇水;生长旺盛期需多浇水,休眠期则少浇;苗株大盆小的需要多浇水,苗株小盆大的需要少浇水;天气炎热时需多浇水,寒冷时则少浇;干旱天气需多浇水,阴雨天气则少浇等。

对于大多数花卉而言,四季的供水量应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适当调整。每年春季开始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花卉进入生长旺盛期,应逐渐增加浇水量。早春浇水宜在上午进行。夏季气温高,花卉生长旺盛,蒸腾作用强,应保证充足的水量,夏季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立秋后气温逐渐降低,花卉生长缓慢,应适当减少浇水。冬季气温低,许多花卉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需要控制浇水,如果盆土不太干燥就不应浇水,以免因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落叶。冬季浇水宜在午后1至2时进行。

13

喷水的作用

喷水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清洗掉植物叶面的灰尘并冲洗掉害虫,防止嫩叶焦枯和花朵早落,保持植物的新鲜;尤其对于一些喜阴湿的花卉,如山茶、杜鹃、兰花、龟背竹等,经常向叶面喷水对其生长发育非常有利。夏季雨后天气晴朗或晚间闷热时,也应注意喷水降温防病。

喷水量应根据花卉的需要而定。通常喷水后不久水分便可蒸发掉,这样的喷水量最为适宜。幼苗和娇嫩的花卉需要更频繁的喷水,新上盆和尚未生根的插条也需要较多的喷水,热带兰花、天南星科及凤梨科花卉更需经常喷水。但有些花卉对水分很敏感,例如大岩桐、蒲包花、秋海棠等,其叶面有较厚的绒毛,水分落在叶片上不易蒸发,容易导致叶片腐烂,因此不宜将水直接喷到叶片上。对于正在开花的花朵,也不宜频繁喷水,否则容易导致花瓣霉烂或影响受精,降低结实、结果率。此外,仙客来的块茎顶端的叶芽、非洲菊叶丛中的花芽、君子兰叶丛中央的假鳞茎都不耐水湿。这些部位如果被喷水,很容易受损。

14

花卉萎蔫后的急救措施

盆栽花卉由于盆内储水能力有限,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容易忘记浇水,导致植物叶片萎蔫。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植株可能会枯萎。不当的急救措施有时也会导致植株死亡。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发现叶片萎蔫,应立即将花盆移到阴凉处,向叶面喷洒少量水,并轻轻浇水。随着茎叶逐渐恢复挺拔,再逐渐增加浇水量。如果一次性浇水过多,可能会导致植株死亡。

这是因为,花卉萎蔫后很多根毛已经受损,吸水能力大大降低。只有生长新的根毛后,才能恢复原有的吸水能力。同时,萎蔫导致细胞失水,遇水时细胞壁会先吸水迅速膨胀,原生质吸水速度较慢。如果这时突然大量浇水,可能会导致细胞壁与原生质分离,损伤原生质,从而引起花卉死亡。

15

土壤的重要性

土壤是培养花卉的基本介质,是花卉生存的物质基础,为花卉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养分、气体和热量。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组成,其中矿物质是提供花卉所需多种营养元素的基本物质,有机质不仅提供养分,还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供水、通风和稳温功能。土壤水分是花卉生长的必需条件,土壤空气则是根系吸收和微生物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也是土壤矿物质进一步风化和有机物转化释放养分的重要条件。科学研究表明,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按体积计,矿物质大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各约占15%-35%。据了解,一般花卉植物生长最适合的土壤含水量为土壤容积的25%,空气也占25%。由于有些人不了解以上情况,培养盆花时长期不更换盆土,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恶化,通气透水性差,营养元素缺乏,从而影响花卉生长,出现叶片发黄、开花少甚至不开花的情况。因此,要养好盆花,需注意适时更换盆土。

16

选择合适的土壤

盆栽花卉由于根系活动空间有限,对土壤的要求比露地花卉更为严格。一方面需要土壤含有花卉生长所需的充足营养;另一方面要求土壤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即结构要疏松,保水能力强,酸碱度适宜,保肥性好。因此,在养花时应选择具有良好团粒结构、疏松而肥沃、保水排水性能良好、同时含有丰富腐殖质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这种土壤重量轻、孔隙大、空气流通、营养丰富,有利于花卉根系发展和植株健康生长。如果将花卉栽种在通气透水性差的粘重土中,或栽在营养缺乏、保水保肥性差的纯沙土中,或栽在碱性土壤中,对于大多数花卉来说,都可能导致生长衰弱,甚至死亡。然而,上述理想的土壤条件是任何一种天然土壤所不具备的。因此,盆花用土往往需要选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土。这种培养土是根据不同花卉植物的生长习性,将两种以上的土壤或其他基质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以满足不同花卉生长的需求。

17

如何配制培养土

配制培养土可使用多种材料,常用的包括以下几种:(1)素面沙土,多取自河滩,排水性能良好,但肥力较低,常用于与其他培养材料混合以改善排水性。(2)园土,取自菜园、果园等地表层土壤,含有一定的腐殖质,并具有较好的物理性状,通常作为多数培养土的基本材料。(3)腐叶土,由落叶、枯草等堆积而成,腐殖质含量高,保水性强,通透性好,是配制培养土的主要材料之一。(4)山泥,分为黑山泥和黄山泥两种,由山间树木落叶长期堆积而成。黑山泥酸性较强,含腐殖质较多;黄山泥亦为酸性,含腐殖质较少。(5)泥炭土,由泥炭藓炭化而成,根据形成阶段不同分为褐泥炭和黑泥炭两种。褐泥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呈酸性反应;黑泥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有机质较少,呈微酸性或中性反应。(6)砻糠灰,由稻谷壳燃烧后而成的灰,略偏碱性,含钾元素,排水透气性好。(7)厩肥土,由动物粪便、落叶等物质掺入园土、污水等堆积沤制而成,具有较丰富的肥力。此外,还有塘泥、河泥、针叶土、草皮土、腐木屑、蛭石、珍珠岩等,都是配制培养土的优质材料。

配制培养土时,应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和培养土材料的性质以及当地的条件灵活掌握。一般的盆花,常用的培养土配置比例为腐叶土(或泥炭土):园土:河沙:骨粉=35:30:30:5,或腐叶土(或泥炭土)、素面沙土、腐熟有机肥料、过磷酸钙等按5:3.5:1:0.5混合过筛后使用。上述培养土多为中性或偏酸性,适合大多数花卉使用。用于培养山茶、杜鹃等喜酸性花木,可掺入约0.2%硫磺粉;培养仙人球等花卉,可加入约10%左右石灰墙剥落下来的墙皮土等。说明:对于一些花木适宜的酸碱度说法不一,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18

如何选择家庭养花种类

常言道:“雅室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在室内摆放一些绿植和花卉,四季常青,带来春意盎然的氛围和生机勃勃的感觉。家庭种养花卉通常以盆栽为主。由于空间限制,不宜种植过多,一般10~15盆为宜。所选的花卉种类应尽可能多样,包括观叶、观花、观果、香花和观姿等类型,这样可以使花种丰富多彩。在数量和品种选择上,应根据家庭环境和个人喜好,合理选择花卉种类。

(1)室内花卉选择:室内是人们的主要活动场所,选择花卉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宜选择耐阴或喜阴的花卉,如万年青、兰花、龟背竹、吊兰、橡皮树、君子兰等。一些观花植物多为喜阳花卉,在室内应置于向阳处,并定期搬至室外接受阳光和雨露。有强烈香味的花木不宜放置室内,如丁香、夜来香等,其花香可能会使一些病人产生不适反应,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可能感到不适。松柏类植物的香气可降低食欲,也不宜在室内长时间摆放。有毒的花木在室内摆放时应进行适当隔离,尤其要避免儿童接触。一品红、五色梅、夹竹桃、虎刺、霸王鞭、石蒜等均含有毒性,虽然毒性较弱,只要不随意触摸其叶、枝、花、果,通常不会造成中毒。培育时应加以注意。卧室的布置应静洁、素雅、舒适。南向卧室光线充足,可选择喜光照和温暖的花卉,如米兰、扶桑、月季、白兰花、金橘、仙人掌类及多肉植物等;东西向卧室光照时间短,可选择半耐阴的花卉,如山茶花、杜鹃花、栀子花、含笑、文竹、万年青等;北向卧室光照条件差,温度较低,宜选用君子兰、吊兰、橡皮树、龟背竹、天门冬及山石盆景等。客厅的布置要求恬静、幽雅、大方,应以小巧、典雅为主要特色,可选择米兰、四季桂、茉莉、文竹、佛手、金橘等,墙角可放置观叶植物,如发财树、散尾葵、棕竹、袖珍椰子及蕨类植物等。(2)阳台花卉选择阳台空间较小,风大、干燥,夏季温度高,水分蒸发快,但光照充足,通风良好,非常适合一些喜光、耐干旱的花卉。凸式阳台三面外露,光照良好,可以搭设花架,种植攀缘花卉,如茑萝、牵牛花、葡萄、五叶地锦等,并可设花架摆放月季、石榴、米兰、茉莉和盆景等。阳台顶部可以悬挂耐阴的吊兰及蕨类植物,阳台后部为半阴环境,可以摆放南天竹、君子兰。凹式阳台仅一面外露,通风条件较差,可在两侧墙面搭梯形花架,摆设花木。#深度好文计划#
1
查看完整版本: 零基础养花攻略,新手入门必备知识,轻松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