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师的学科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年3月25日上午,伊旗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支部副书记马再祥、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温文利及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教研员、信息技术名师,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到上湾小学指导教育教学工作。上湾小学呈现了相应学科共8节课。伊旗教研室呈现了一节信息技术送教下乡课供学校教师观摩学习。
本次下乡指导课语文学科的三节课分别是六年级焦冶霞老师执教的《匆匆》,米雪梅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和三年级李惠老师执教的《赵州桥》。执教的三位教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经历自学、互学、师生研学的活动过程,从而习得知识、增长智慧、发展能力。宽松开放的课堂,学生在自学中探究知识,在互学中碰撞思维,在分享交流、补充完善中点燃智慧的火花。
数学学科则由阿木尔、高春娥、索健敏三位老师分别带来了三、四、六年级的三节展示课。阿木尔老师的《商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用关于0的运算和商中间有0的旧知唤起学生经验,实现了以迁移的方式学习新知的目的。高春娥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教学思路清晰,通过解决问题、点子图、举例验证等方式揭示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索健敏老师的《圆锥的体积》一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感知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进而探索总结出圆锥体积公式后呈现有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三节课都采用了炫彩课堂小循环的操作方式,学生在充分自学、互学的基础上进行了精彩的展示。
信息技术由第四小学陈艳梅老师和上湾小学姚媛媛老师同课异构《复制和移动文件中的内容》。陈老师的课以任务驱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实践,从而让学生在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姚媛媛老师的课以情境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注重操作方法的总结。两位老师以不同的方式向学生了同样精彩的信息技术课堂。
李燕老师执教了《保护我们的心灵之窗——眼睛》综合实践课。她从图片对比导入,以调查问卷展开,深入分析了近视的原因。让学生自主交流汇报了近视的危害及如何保护眼睛。
观摩课例后,各学科分组进行了教研活动。温老师以三节课为例,精准而科学的对数学课堂进行了指导。她肯定了学校数学课堂整体体现出学生练习充分,学习能力很强的特点。老师设计的导学案把“教”和“学”很好的融为一体,为有效教学助力。课堂节奏快,容量大,炫彩课堂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做到真自主、真交流、真展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她也提出了三点建议。由于节奏快、容量大带来的淡化学生差异的问题,建议我们注重因材施教,采用慢下来、等一等的方式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对于导学案,她建议在现有基础上,更多的给予学生思维路径的提示语,将题目再高度浓缩。对于板书,她建议要精心设计,注意结构性、美观性,最好能体现出知识的整合。
温副主任从学科全局出发,给予了我们炫彩课堂科学有效的指导。慕艳艳副校长最后总结时提到,如何做到兼顾课堂容量的同时又能做到面向全体,处理好这一对矛盾体是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
语文组教研会上,首先由授课教师对执教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实施效果进行简短的说课和反思。随后,杨老师结合当前课改方向和课堂评价标准,从目标的制定、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过程指导、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评课和指导。杨老师对老师们教学目标的制定、活动的设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就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向和措施,强调备课要做好“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