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
悟
民
族
音
乐
美
学
传统
风雅
美善
清心
听腻了老曲子老碟子,发现了曾小刚,方知道还有个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青年。他把古琴做出一种更易被世界接受的现代音乐风味。
——复雅堂主人
一路看梅知腊尽,
几家沽酒待春回。
今天到了惊蛰。
《礼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动物入冬藏伏为“蛰”,
到了“惊蛰节”,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
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
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按阴阳五行学说,
四季中的“春”,方位之中的”东“,
八卦之中的“震”、“巽”,
五脏之中的“肝”,五德之中的“仁”,
五音之中的“角”,五色之中的“青”,
都属“木”。
周易“震”卦处正东方,卦象为雷,
卦性属阳,阳气萌动、春雷阵阵,
乃惊起、震动、变化之意,
所以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
昨晚惊雷阵阵,果然应景。
不知有多少小虫子小动物在冬眠中被惊醒
你且听这曲子,
你是否听出了彷佛春虫出土破蛹的声音?
曲名叫“慢角吐春”?
原来“五音”之宫、商、角、徵、羽,
也是对应着时序季节的。
其中的“角”音代表舒薰温煦的春天之象。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五事》云:
“角数六十四,属木者,以其清浊中民象也,春色和则角声调”,取和煦化民之意,
故司马迁说:
“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史记·乐书》)
不分门别派,不谈资论辈,
古琴界里头,曾小刚绝对是个意外。
不过,听过他的《慢角吐春》等曲子之后,
倒是反而顿悟了琴学静观天地、重返自然的
本初境界。
音乐家档案:曾小刚
自幼喜爱乐器,音乐,擅长于古琴,各类弹拨乐器,世界民族音乐。年毕业于哥德堡音乐学院,主修世界音乐,现居瑞典。
年轻时无限的能量,组建过民谣及摇滚乐队。之后将家乡云南的音乐风格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再之后偶遇了古琴,为其呼吸般自由的律动而倾心;在哥德堡音乐学院研究世界音乐阶段,进一步将古琴及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奇妙关系融合推进。在有过学习与比较之后,他认为,古琴音乐有其自身独特的音乐美学系统,且是一种更多构建于感性之上的,靠近心灵直接体验的音乐。
往期古琴类主题回顾:
听一曲《普咒》点一盏心灯,愿人间顺遂安康
丝桐悟真如
隐居武夷的琴僧:沙门怀一
《寒山僧踪》,如诉如语,叩问生命的意义
一路看梅知腊尽,几家沽酒待春回
冬去春来,一首别致的古琴曲:《春Chun》
一曲《暗香》,说尽关于梅花的故事
琴箫合奏《一叶一菩提》,无上庄严无比清凉
山中一曲《卧龙吟》,长使英雄泪满襟!
心悦君兮君不知,《越人歌》为何如此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