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唐朝一位诗人只存两首诗,其中一篇号称孤 [复制链接]

1#

唐朝是属于诗歌的盛世,无数诗人就如同星辰一般,挂在苍穹闪耀光明,连接成璀璨的星河,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刘禹锡、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他们就像是一个个星宿下凡,带给人间无尽的文化财富。

在唐朝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很是特别,他就是张若虚。

张若虚,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张若虚一生写诗并不多,而流传到后世更是少之又少,只有两首,分别是《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但就是只存两首诗的张若虚,地位却堪比杜牧、王昌龄这种排在第一梯队的大诗人。

他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唐诗开山之作,号称‘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提起《春江花月夜》,想必大家已经有所回忆,毕竟《春江花月夜》在语文课本上是要求全文背诵的。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就算一个不懂诗词的人读到这句话都会被惊艳到,其中很多句子就像是阳光下的珍珠一般,闪耀我们的眼睛,比如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从专业的角度解析这首诗,可以看出,这首诗结构严谨、韵律悠扬、意境空明,由写景到抒情,再把个体生命上升到宇宙意识,开创了一个诗歌的全新境界,怪不得闻一多先生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后世对《春江花月夜》多有推崇,就比如说明朝钟惺、谭元春在《唐诗归》中称赞此诗:钟云: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又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谭云: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

明朝周珽也在《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点评《春江花月夜》:周珽曰:语语就题面字翻弄,接笋合缝,铢两皆称。*家鼎曰:五色分光,合成一片奇锦。不是补天手,未免有痕迹。汪道昆曰:“白云一片”数语,此等光景作若虚笔力写不到,别有一种奇思。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