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器物说贞素香花古院推荐专场珍品推荐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是治啥的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26/5654276.html

器于藏家,如知音于人,得一则其乐无穷。然知音难遇,好器更不多得,本篇即为各位藏家朋友们介绍器物说本场“贞素——名窑集萃(第五期)香花古院推荐专场”拍卖中即将登场的几件难得好器。(文中器物排序仅根据图录顺序,并无任何优先级)

本场拍品巩县窑白釉侈口分酒盌

我国古来便是饮酒大国,而饮酒之风实由唐盛。唐前,酒因其于日常饮食中的非必要性,难为黎民百姓所享。至唐时,社会经济发展至高峰,普通人也得以一饮。酒类的大众化直接推动了制酒业的膨胀,而衍生的酒器制造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元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

唐时酒器功能分明,种类繁多,就功能而言,其主要分为盛储酒器、斟酌饮酒器、娱酒器、温煮器和冰酒器等几种。而饮酒器内,则又有杯、爵、盏、碗(盌)、觚、觯、角等样式。碗为其中最常见者,上至皇室,下至民间,均有使用。《新唐书》记载,文宗曾以碗赐酒:“命赐酒二盘,每碗各容一升许,宜令并碗赐之。”此处酒碗,足以容酒升余,可见器型不小,而本场拍品巩县窑白釉侈口分酒碗(盌),则完全符合此间描述。而得一堂古美术编《洛京遗珍录:青龙山人藏巩县窑·标本》页91所载的盛唐白釉碗,器型釉色也均与本碗近似。

青龙山人藏盛唐白釉碗

本场拍品巩县窑白釉侈口分酒盌

此碗器型规整端庄,侈口外翻,盌腹挺拔丰满,圈足扁平内收;胎体厚实,釉面光润,几近纯白;其胎釉结合较好,开片细微,已达到巩县窑烧制的鼎盛水平。

本场拍品耀州窑模印剔修团菊纹大盌

此器名为团菊纹大盌(碗),其最突出特征,即为其内壁装饰的数处团菊纹饰。团菊纹为团花纹中一重要分支,后者被广泛运用于我国古代器物及纺织品的装饰。团花纹最早可溯源至商代青铜器上的梅花纹,于隋唐时期就已较成熟,较多出现于金银器与官吏用服饰的装饰上;至于宋元,制瓷工艺发展迅速,团花纹也被大规模运用于瓷器装饰,其中又以北方的耀州窑、磁州窑为代表。

耀州窑常见团花纹

团花之团团于圆,其自有团圆完满之意;而菊作为“四君子”之一,代长寿之征,又颇得文人喜爱,故团菊纹也就成为耀州窑中沿用时间较长、出现较频繁的团花纹之一。此碗碗内底心装饰一圆形团菊纹,花瓣呈水滴状,有顺时针旋转趋势,团菊中心装饰有点状花蕊,皆为北宋晚期(哲宗朝至钦宗朝)耀州窑团菊纹特征。以团菊为中心,器壁分别装饰有三处双菊花纹与三处单菊花纹,呈六边形分布;菊花纹下垫衬缠枝纹,延伸至内壁口沿下方处,画面饱满,主次分明。

本场拍品耀州窑模印剔修团菊纹大盌

就宋耀州窑纹绘工艺而言,其早期继承五代风格,以划花与剔花为主,至中期,则逐步发展为刻花与印花。刻花,即用刀状工具再未干透的胚体上刻出花纹,通过刻花部位的明显积釉以营造浮雕感,是北宋耀州窑的一大特征;而印花,则是先制作范具,再使用范具于胚体上直接印制花纹的手法,其继承刻花工艺富有立体感的特点,而又因模具量产的特性,在纹样题材的构思上有了长足发展。

阳纹与阴纹印花笵具

此碗采用的即为印花工艺,其纹饰鲜明犀利,线条流转自然,基本无印花器常见的花纹模糊问题;且器型较大,外部模仿金银器结构,层次鲜明,实数罕见。

年12月于蒂施国际秋季第12期臻品拍卖会出场的耀州窑青釉刻缠枝花卉纹笠式盌,纹饰造型均与本品相近,尺寸则较本品更大,以5,,港币的高价成交。佳士得年10月拍卖会中,与本品近似的北宋耀州窑青釉印缠枝菊花纹盌也以,港币成交。

本场拍品缠丝琉璃瓶

琉璃,或者说玻璃,一般认为是国内古代器物中较少见的材质(也存在认为琉璃区别于玻璃的说法,但此处因器物实际材质暂不作讨论),但实际上,中国境内的玻璃器有相当长的历史。目前国内对玻璃的有意识使用,最早可溯源至春秋末年,其名称多变,推测有繆琳、陆离、流离、阳遂、隋珠、铸玉、五色之玉等,明时则称罐子玉、硝子。

洛阳博物馆馆藏东汉长颈缠丝玻璃瓶

国内玻璃的生产工艺成熟于战国,鼎盛于两汉,其不仅用于制作耳珰、环、佩、簪等小型饰品,也用于容器,礼器,葬器等较大器物的制作,甚至已出现颇具规模的玻璃壁。汉后,因社会动荡,玻璃加工工艺大幅后退,后世的本土玻璃器也随之减少,实为憾事。

然而我国玻璃制作工艺出现虽早,但于世界玻璃发展史上,终究未立于主干。世界玻璃最早出现于前25世纪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其次再传承至埃及、腓尼基等文明。公元1世纪后半,罗马发明了玻璃吹制法,使其大批量产成为可能。

古罗马玻璃器

进入中世后,罗马与萨珊的玻璃工艺为伊斯兰文明所继承,中原王朝对西连绵不绝的商品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伊斯兰玻璃制品进入上层文化圈,如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年)、河北定县5号塔基(年)、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年)、辽宁朝阳北塔(~年)等遗址出土的玻璃器,均带有浓重的伊斯兰风格。

长安博物馆展出伊斯兰贴丝玻璃瓶(左)

本品虽有“缠丝琉璃”之名,但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于将异色玻璃条反复并排黏贴后制成的缠丝玻璃,呈现出类似“绞胎”的质感,而是在器物外壁再黏附玻璃丝进行装饰的工艺,相比“缠丝”,可能用“贴丝”的形容更为贴切。其所用材质也非我国古代常见的铅钡玻璃,而是外来玻璃体系中的钠钙玻璃,耐热性、透明度均较好。此瓶瓶腹憨厚饱满,瓶颈与口沿则纤细内收,整器如铃。琉璃壁通体鹅*,光线下现出七彩色。其材质器型均与与年5月至8月于西安博物馆进行的“丝路琉光——从地中海到长安的古代玻璃艺术”展中展出的贴丝玻璃瓶近似,带有伊斯兰文明喜用简单几何图案纹饰的异域风情。

本场拍品缠丝琉璃瓶

年5月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中,分别以88,港币与47,港币的价格成交了两组玻璃器,就材质与尺寸均与本器有相似之处。

年5月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

7-9世纪蓝色玻璃器皿(三件)

年5月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

7-9世纪各色玻璃器皿(三件)

以上几件佳品,均将于年9月13日器物说举办的“贞素

香花古院推荐专场“登场,届时我们将于多平台开展线上同步拍卖,如果有感兴趣的藏家朋友,欢迎莅临出价指导。

居富德新款宋代酒杯仿宋代白釉花口高足杯龙泉青瓷*酒杯高脚杯酒碗杯中式古风HXM41青款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92购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