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之殇细数那些尚未归家的绝美国宝们 [复制链接]

1#

文物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中国繁荣的艺术文化和精湛的工艺技术的象征,同时也代表着民族的兴盛与衰退。这些文物有的被收藏于各个博物馆之中,有的被私人藏家精心呵护,有的颠沛流离,在历史的进程中流失海外。

今天,我们一起来盘点那些因故“离家”的国宝们!

0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十二生肖兽首人身铜像为乾隆年间所制,每一尊都采用红铜铸像,分别代表了全天的不同时辰,每到固定时辰,便会有相应的兽首喷水,起到报时作用。年,英法联*火烧圆明园,十二铜兽首也没能幸免于难,自此流失海外。到目前为止,龙首、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鼠首、兔首以及马首在内的8尊兽首铜像都已经回到祖国,但其余4尊仍旧不知所踪。

02.《历代帝王图》

又称为《列帝图》或《十三帝王图》,整幅作品画有自汉至隋十三位帝王的形象。此幅画作是中国肖像画的典型作品,画中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来处理人物的大小,虽仍有程式化倾向,但其在人物个性的刻画上不落俗套,个性分明,把不同帝王的气势和内心世界展露无疑。年,《列帝图》被梁弘志以六万元大洋卖给了美国人邓曼·罗斯,现存的后人摹本收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03.唐昭陵六骏石刻

唐昭陵六骏石刻是六块大型的浮雕石刻,是唐太宗为了纪念自己的六匹战马而刻制的,分别名为:拳毛騧、什(shí)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每块石刻均采用长安附近产出的一种青石所制,宽约2米、高约1.7米。年,拳毛騧、飒露紫两尊石刻被盗走,几经流转,后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他四尊石刻在盗运途中被截获,免于流失,但也遭到损坏,现陈列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04.曜变天目茶碗

此碗是南宋孤品,其耀斑在黑暗之中会发出光芒,颜色变幻,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明治年间,曜变天目茶碗几经流转,流失到日本,现被收藏于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

05.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的作者为东晋顾恺之,原作已经丢失,现存九段唐代摹本,每段描绘一个故事。作者在画作的结构与空间的处理上十分成熟,是集审美和教化为一身的成功典范。此图原来被清内府收藏,年八国联*侵华战争爆发以后被英*掠夺,现存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

06.《帝后礼佛图》

《帝后礼佛图》创作于北魏年间,原雕刻于龙门石窟宾阳中洞内,由《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后礼佛图》两部分组成,是北魏石刻中等级和艺术水平最高的浮雕作品,同时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帝后礼佛图》被盗运到美国,对龙门石窟浮雕的连续性及艺术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目前,《北魏孝文帝礼佛图》被美国纽约市艺术博物馆收藏,《文昭皇后礼佛图》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07.乾坤生意图

乾坤生意图,卷纵27.8cm,横.9cm,总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一组皆以数丛花草相互交错为中心,多种小动物穿梭其中。整个画面看似在描绘自然风光,实则是动物为了生存而进行捕捉猎物的场景。该图于年漂洋过海到了英国,现如今藏于大英博物馆之中,曾被大英博物馆列为“最珍贵的十种馆藏中国文物之一”。

08.五色鹦鹉图

《五色鹦鹉图》是由宋徽宗赵佶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上绘折枝杏花,姿态万千,一只鹦鹉立于斜枝之上,似与人语,怡然自得。辛亥革命前后,《五色鹦鹉图》流失于厂肆,之后被日本收藏家山本悌二郎购得,现如今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之中。

09.商晚期虎食人卣

虎食人卣属商代晚期青铜器珍品,是用来盛酒的器物,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研究价值。据说在宁乡县和安化县的交界之处被发现,一共有两件。现今,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另一件被收藏于日本京都鹿之谷·泉屋博古馆。

10.青铜鎏金佛塔

青铜鎏金佛塔原属圆明园,整塔高约2米,各层都嵌有绿宝石,最值得一提的是其顶部饰有日、月、伞和三宝,代表着佛教中最理想的天界。年英法联*“火烧圆明园”之后,青铜鎏金佛塔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如今,真品存于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文物漂泊在外,不仅仅是民族瑰宝的损失,也是民族精神的打击和羞辱。长久以来,各界人士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来寻回国宝,我们仍在期盼遗失的国宝重回家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