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学一味中药,飞扬草 [复制链接]

1#
来源

大戟科植物千根草的全草。

别名

乳汁草、痢疾草、细叶飞扬草。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全草有白色乳汁,茎匍匐,多分枝,通常红色。叶为单叶,对生,椭圆形或矩圆形,先端钝圆,基部偏斜,边缘有极细的锯齿,稀全缘,两面被稀疏的短柔毛,稀无毛;叶柄长约1毫米;托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毛状撕裂。花单性,雌雄同株;杯状聚伞花序单生或少数簇生于叶腋内;总苞陀螺状,顶端5浅裂,裂片内面被贴伏的柔毛;腺体4枚,漏斗状,有短柄及极小的白色花瓣状附属物;雄花少数;雌花的子房上位,3室,花柱离生,顶端2裂。蒴果卵状三棱形,被短柔毛;种子长圆状四棱形,具纵沟纹4~6条。花期夏季。

产地分布

生于园地、路边或山坡草地湿润的沙质土上。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

根小,茎细长,红棕色,稍被毛,质稍韧,中空。叶对生,多皱缩,灰绿色或稍带紫色。花序生于叶腋,花小,干缩。有的带有三角形的蒴果。

性味归经

性凉,味酸、涩。归经无。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利湿、止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药。

临床应用

用量15~50克,煎服;鲜品50~克;或捣汁煎。外用:捣敷或煎水洗。用治痢疾、肠炎;过敏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煎水洗;乳痈,捣烂外敷。

主要成分

地上部分主含蒲公英赛醇、二十六烷醇等;全草又含生物碱、可水解鞣质成分。

复方

1、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消化不良,肠道滴虫:飞扬草2~10两。水煎,分2~4次口服。

2、慢性气管炎:鲜飞扬草4两,桔梗3钱。水煎2次,每次煎沸2小时,过滤,两次滤液混合浓缩至60毫升,加白糖适量。每次服20毫升,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两个疗程。

3、湿疹:飞扬草2斤,黑面叶4斤,毛麝香半斤。加水4万5千毫升,煎成1万5千毫升。根据湿疹部位可选择坐浴、湿敷或外涂。有感染者加穿心莲内服。

4、脚癣:飞扬草克,白花丹克,小飞扬、乌桕叶、五色梅、扛板归各克。水煎2次,过滤去渣,浓缩成0毫升。搽患处。

清静自然、回归传统

学习中国人古老的生命智慧

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大爱合其*

点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