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周易》阐述解释,自古就有哲学派,
江山如此多娇
人文派,卜筮派等,有的着重于卦象研究,有的着重于象数结合廷伸阐发,有的着重于义理探求。学派之多,意见歧出,各执所词。但自从南宋大儒朱熹反复指出:“《周易》乃卜筮之书”之后,再也没有人否认它是一部筮书了。作为《周易》的子集《梅花易数》自然也不例外。
所谓《梅花易数》的十应:天时,地理,人事,时令,方位,动物,静物,语言声音,五色,字迹等十大类别。它是从“三要”耳,目,心论中衍生出来的。其决策卦的内容与“三要”基本相同,但有些地方,这些外应就有相反的意义。比如说,三要中见黄金白银则为吉,而在十应中,若见黄金白银则不吉;在三要中,则利刃兵器最为凶,而在十应中,见兵器反为吉,在三要中,外卦环境见男等阳性物可断生男孩,而在十应中,“外卦”见了少男则为凶事,三要中,见棺为病人危急,而在十应中,外卦外应见棺为有希望等等。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相反情况呢?原来三要是重视目看,耳听,心思。在眼观耳听中得来的外应,比较按近自然推理,见吉兆为吉,见凶兆为凶,见宝物为瑞祥等等。但这种情况也有不应验的,见凶反而为吉,见吉反而为凶,但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比较小。总之还是有这种情况发生。如果按上面这种说法,不就成了没有应验吗?康节认为此情况并非而应验,而是《周易》中所说的另外一种格局:反八格。但是,这种情况虽然是有理依的,可怎么来区分这种特殊情况呢?下面就是要讲的康节发明的“十应”出于三要,其奥妙比三要还要灵验。它比三要分得更细,而且更加具有灵验度。
在十应中,再加上体卦,用卦的内容,以及内卦,外卦(外应)的内容,综合起来考虑问题,并非三要所说的见到外应物品,就能说吉断凶。在看体卦,用卦时,以看体卦为主。在看内卦(总的大卦象),外卦(外应)时,以“内卦”(体用生克)为主,若“内卦(大卦)”吉而外卦(外应)不吉,一般断为吉。若“内卦”凶而外卦吉,基本断为不吉。若内,外卦都吉,则为吉,内卦,外卦都凶,则断事之为凶。这里的内卦指包括用卦和体卦的总称(是对外卦而言的),外卦指的是外应(外部环境)。这段话的内容是康节参照古人看卦贞,悔的内容,渗入溶进《梅花易数》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