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嗨学计划#
贺铸晚年退居苏州,因看到一貌美佳人,便生了仰慕之情,提笔写下一首美妙动人的词,当时就广为流传,历代传为佳句。这首词就是贺铸的代表作之一《青玉案》。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时雨。
一、作者简介
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自称为唐代贺知章后代,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是个藏书家,家有藏书万卷。
贺铸因貌丑而著称,人送外号贺*头。
贺铸善于化用中晚唐诗句,题材意境均有所开拓,风格多样。
二、写作背景
此词为贺铸晚年退隐苏州期间的作品。贺铸退居苏州后,在苏州盘门外十余里筑“企鸿居”,即为横塘处。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载:“(贺铸)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其间,尝作《青玉案》词。”
三、词语解释
青玉案:词牌名,又名横塘路。青玉案调名源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贺铸的这首《青玉案》是这个词牌的首次面世之作,《青玉案》以贺铸词《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正体,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另有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双调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四仄韵等十二种变体。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横塘:在苏州市吴县市西南,也是古代送别的水路码头。范成大在《横塘》中写道:“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光。锦瑟,饰有彩纹的瑟。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花院,花木环绕院。
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琐:镂玉为连环叫琐,后以金属为之,作“锁”。
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
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腌日:‘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梅子*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绵之雨,俗称“梅雨”。
四、白话翻译
你那轻盈的脚步,
再也没有来过横塘路。
我伫立凝望,
仿佛看见当初的你像芳尘一样飘去。
这锦瑟般的美好时光你与谁共度?
是在明月辉映下的溪桥边,
还是在鲜花盛开的院落里,
抑或是在雕饰着精美花纹的窗边,
还是在刷着朱漆的门旁?
唯有春风才知道你隐秘的居所。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
香草泽畔渐进日暮。
就在刚才,
我挥起彩笔写下伤感的诗句:
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多少?
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
满城纷飞的柳絮,
梅子*时的绵绵细雨。
五、诗词赏析。
此词上阕写借邂逅一个女子而不能获得的情节写人生的怅惘。首三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用典曹植《洛神赋》,细腻逼真地刻画出词人对佳人远去的一往情深的复杂心态。这三句是全词的主旨,剩下的全是想象。
此词下阕以现实笔法表达自纷乱的思绪和无限的惆怅。后四句用博喻手法一问三叠答,表达愁情多得数不胜数。此句被*庭坚誉为“江南断肠句”,贺铸也因此句被称“贺三愁”和“贺梅子”。
码字不易,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请帮忙